目前分類:胎兒心臟超音波 (1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61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檢之最佳檢查週數--22 週到 22週又4天

      2015. 7. 11.

        賴錫鉅

 

      在本院產檢的孕婦,當週數來到19週左右時,我們會幫孕婦預約胎兒心臟超音波,很多準媽媽很好奇為什麼胎兒心臟超音波要安排在22 週到 22 週又4 天左右,為什麼還有名額的限制?

      從2002年至2012年我在本院執行了將近10 年的全面篩檢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參考第14篇文章,篩檢了將近12000個cases ,我篩檢出很多先天性心臟病,但是我也有漏診的cases,最令我感到難過的是主動脈狹窄的case,我曾經漏診過一例,三心房症(右心房有隔膜)也漏診過一例,法洛氏四重症也漏診過一例,心室中隔缺損也漏診過數例,每次漏診產生時,我都會感到心痛,是那一個環節出問題,我看了很多本胎兒心臟超音波的書,有無數個夜晚,我是在閱讀中度過,包括值班的晚上,我曾經請教過我的良師益友陳豐霖醫師,他最有可能漏診的診斷及最害怕漏診的診斷是什麼,他的答案竟然和我一樣,最有可能漏診的是心室中隔缺損,最害怕的漏診是主動脈狹窄,從那一刻起,我釋懷了,而且我相信這是天意。 

      很多超音波的書籍都會寫早期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章節,有些甚至提早到13週,但是臨床上真的能這樣嗎?因為只能診斷非常嚴重的cases,漏診的機率遠大於能診斷的,所以只能當學術研究。

      經過10幾年的實際運作,我發現BPD(胎頭兩頂骨間徑)滿22 週到22週又4天,此時的心臟結構最清楚,該有肉的地方有肉,瓣膜看得最清楚,血流也看得最清楚,VSD(心室中隔缺損)漏診的機率最低,主動脈整條血管2D及flow都非常漂亮,主動脈狹窄漏診的機率大幅下降,所以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只能給我一次檢查的機會,我會選擇22 週到22週又4天,隨著週數越大,胎兒趴著的機率越高,檢查難度越高,如果超過25週就很難檢查了,除非胎兒姿勢良好。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最常漏診的是VSD(心室中隔缺損),比較複雜和嚴重的心臟病大部分都被克服了,所以高手過招只剩VSD的診斷率,畢竟心臟病的機率小於1%,為了讓99%的準媽媽放心,我選擇22 週到22週又4天,而不是更早的週數。 

      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項目高達14項(參考第22篇文章),而且胎兒動來動去,姿勢有時候趴著有時候仰臥,檢查時間有時候會很久,所以看診數目無法很多,因此有名額的限制。在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之前,預診小姐都會給準媽媽簽同意書,讓準媽媽知道此檢查並不是100%,敏感度是90~95%(參考第2篇文章),醫師只能藉由儀器盡力而為,上述文中提到的漏診也是合理的,並不是誤診,如果準媽媽不能接受漏診的可能,我想沒有人敢幫妳做檢查,因為醫師是人不是神。

 

      以上的論述純粹是我個人的研究心得,不代表其他醫師也要這樣做,醫學沒有絕對的對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的研究所使用的超音波儀器是 GE 的 Voluson 730 pro V,歡迎同業指教。

 

回目錄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檢之超音波設定--II

    避免見樹不見林

      2015. 7. 5.

        賴錫鉅

 

      大部分比較高階的超音波都有一項提供胎兒心臟檢查的設定,我個人不喜歡用它的設定,原因是它為了提高 frame rate ,把檢查面積縮得很小,胎兒只要一動離開畫面,就要花時間找很久,如果檢查面積加大,我比較能掌握胎兒的移動方向,除此之外,因為檢查面積很小,有種見樹不見林的感覺,這是我不喜歡的主要原因,但是它也不是沒有優點,當你執行篩檢有疑慮時,也許它可以提供比較精準的檢查,站在篩檢的立場,我個人覺得檢查面積加大, 2 D 時 frame rate 維持在20 Hz 以上就夠了,color 時 frame rate 維持在12 Hz 以上就可以了。

 

      附上我錄的DVD,錄影中有平常我產檢和看胎兒心臟的設定,因為是同一種設定非常方便,錄影過程中也有轉換到超音波提供胎兒心臟檢查的設定,給大家做參考,您喜歡那一種模式呢?沒有對錯。

  

回目錄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9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檢之超音波設定 -- I

       frame rate 要多少才適當?

         2015. 7. 5.

            賴錫鉅

 

      Frame rate(幀頻,影像頻率)就是指每秒在超音波螢幕上放映多少張影像,例如 frame rate 20 Hz 就是每秒放映 20 張影像,frame rate 95 Hz 就是每秒放映 95 張影像,所以每秒放映越多張越能抓住動態的結構變化,一般只要frame rate 達到20~25 Hz,在我們眼睛看起來的感覺就已經是real time的影像,這個原理就跟電影放映是一樣的道理。

 

      每台超音波的主機其實就是一台封閉型的電腦,它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要提高frame rate,就要把面積縮小,如果要看到的面積加大,就要下降frame rate,這兩者有成反比的關係。

 

      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檢過程中,我個人喜歡用平常產檢的情況下直接看胎兒心臟,不要一般產檢和看心臟分開設定,我的理由是:

1.當你在產檢過程中,如果胎兒姿勢適合看心臟,馬上就可以看,免得在轉換過程中,胎兒姿勢又跑掉了。

2.產檢的條件下,面積很大,心臟周邊的結構一目了然,在心臟定位上很容易,有些專家在看胎兒心臟時,需要放一個娃娃在旁邊作參考,我個人是直接把胎兒當娃娃。

3.大部分有先天性心臟病的cases,經濟狀況是屬於較弱勢,她們不一定會給我看胎兒心臟,所以平常產檢時,如果姿勢良好,至少掃描 Four chamber view(四腔室面),LVOT(主動脈從左心室出來)和RVOT(肺動脈從右心室出來),往往小兵也能立大功。

     

      在產檢過程中,我個人覺得超音波深度大約16.8 cm就夠了(附圖1. 2. 3. 4. 圖片上方中間左邊是深度,右邊是 frame rate),如果此時超音波螢幕上的 frame rate 有 20 Hz 以上,而且2D的影像很清楚,從2D的需求而言,它已經可以看胎兒心臟,隨著局部放大影像,因為它處理的實際面積變小,此時 frame rate 還可以加快(附圖 10. 深度12 cm,frame rate 提高到 36 Hz),在此要特別提一點很重要的觀念,因為要放大的心臟不一定在螢幕的正中間,它有可能在螢幕的最下面或者邊緣,超音波必須要有局部放大的 box(附圖 6. 7. 8. 9.),不能只有全部放大的功能,至於color(彩色超音波)的部分是看胎兒心臟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此時的 frame rate 要想辦法提高到至少12 Hz(附圖 5.),如果比12 Hz 低,有可能收縮期和舒張期的血流混在一起,假設胎兒心跳每分鐘180下(22 週胎兒心跳數率大約120 ~ 160 beats / min),每秒就有三下,每下各有一個收縮期和舒張期,所以每秒12 張畫面的情況下,相當於每個收縮期只有兩張畫面,每個舒張期也有兩張畫面,如此一來,才能把收縮期和舒張期的血流分開,這個應用在判斷VSD(心室中隔缺損)的血流非常的重要,如何把 frame rate 加快,最直接的方法是把color box 實際面積縮小(附圖 11. 12.)。

 

      大部分比較高階的超音波都有一項提供胎兒心臟檢查的設定,我個人不喜歡用它的設定,原因是它為了提高 frame rate ,把檢查面積縮得很小(附圖 13. frame rate 達到 97 Hz),color 條件下 frame rate也高到 28 Hz(附圖 14.)。

     

      談到這裡,我個人的經驗是 2D frame rate 至少 20 Hz,color frame rate 至少 12 Hz,這是執行胎兒心臟超音波的底線,這兩個數據是我執行10幾年累積的經驗。如果你的超音波無法達到這個要求,並不表示你不能做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檢,一樣可以做基本的four chamber,LVOT和RVOT的檢查,這三個切面做得好已經可以篩檢出 60~80 %的先天性心臟病。

 

回目錄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59-10

59-11

59-12

59-13

59-14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5
   如何避免過度診斷VSD -III
    學會調整flow velocity 和 color gain
       2015. 5. 8.
          賴錫鉅

      執行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最容易漏掉的心臟病是VSD(心室中隔缺損),最容易過度診斷的也是VSD,如何正確診斷減少失誤一直是我這些年來努力的目標,我想把自己的心得寫下來,提供給有興趣的同業做參考。

 

      在執行彩色超音波時我們要先了解要看的血管,它的血流速度大約是多少,才能調整適當的velocity:

1.例如主動脈和肺動脈的流速大約是50~100 cm/sec,要看清楚它,就要調整血流 velocity 到71~85 cm/sec,如果調得太低例如25 cm/sec,就會造成整個螢幕都是血流,連靜脈也跑出來干擾檢查,原本要檢查的動脈血流因為aliasing的原因,造成血流顏色錯亂。

2.例如肺靜脈流速大約是20 cm/sec,要看清楚它,就要調整血流 velocity 到 25 cm/sec,否則會被漏掉,要診斷迷走性右側鎖骨下動脈也是要調查velocity到25 cm/sec,因為它的流速大約是20~40 cm/sec,所以要看清楚你所要檢查的血管,必須先了解它的基本資料。

3.在你不清楚有那些血管時,可以先調低velocity到18~25 cm/sec,此時動靜脈全部出場,再根據你想研究的去調整,我習慣先用2D找到血管位置再打開color,我把velocity分成兩種,71 cm/sec看動脈和心房流到心室,25 cm/sec看靜脈和迷走性右側鎖骨下動脈,這是我個人的習慣。

 

      調整color gain(彩色強度)是避免過度診斷VSD最大的功臣,color gain太高會造成鄰近的血流干擾,會讓你誤以為有血液交流,因此很容易過度診斷VSD,根據德國Dr Chaoui 的意見,一開始先把color gain 調到最低,慢慢調高到你覺得OK的數值,我個人的習慣剛好相反,先看到美美的血流再往下調color gain,只要沒有干擾就OK,只要你自己調過一次,表示那是你習慣的模式,你可以在超音波上設定你的模式,日後就比較方便使用。

      附上我調整color gain 的操作過程錄影,一開始的血流沒有問題,當時的color gain是負7.2,當color gain 調高成負3.4時,左右心室的血流會有彼此干擾的現象,如果把color gain再調低到負7.2時,原來干擾的血流不見了,當然每一台機器的數值是不一樣,但操作原理是一樣的,你也可以嚐試調到更低,但是我個人比較習慣顏色飽滿的感覺,如果color gain 調到太低,我會擔心有些血管會看不清楚。

 

回目錄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
   如何避免過度診斷VSD - II
     右側冠狀動脈誤以為是VSD
        2015. 5. 2.
          賴錫鉅

      從1996年取得婦產科專科醫師開始投入胎兒心臟超音波的檢查工作,目前每天還在執行這樣的工作,累積了18年的經驗,我發現越做越快,越做越有自信,剛開始做的前10年,我發現心室中隔缺損(VSD)常常會過度診斷,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把右側冠狀動脈(R't coronary artery)誤以為是VSD,因為它就在左心室出口附近(附圖1.2.)。

      如何證明是右側冠狀動脈呢?它有一個最重要的區別是它位於主動脈瓣膜(aortic valve)的上方,所以看到主動脈瓣膜的切面是關鍵,所以長軸切面(parasternal long axis view)(附圖1.)是主要的切面,VSD一定要位於主動脈瓣膜的下面才是真的VSD。

      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還有一個方法是判斷血流(flow)的時間對不對,如果是右側冠狀動脈,它的血流是舒張期(diastolic phase),如果是真的VSD,它的血流是收縮期(systolic phase),我們如何判斷收縮期或舒張期呢?可以用肺動脈(PA)的血流做比較(附圖2:胸骨旁短軸切面),當肺動脈有血流時是收縮期,當肺動脈沒有血流時是舒張期,胎兒心臟跳動每分鐘120~160下,在這麼快的情況下,我們只能藉由超音波的記錄功能,經由trace back慢動作去分析,如附圖3,短軸切面裡的肺動脈沒有flow的時期才看到誤以為VSD的flow,就可以很放心的診斷它應該是右側冠狀動脈。

      在學習胎兒心臟超音波的過程中,我個人覺得短軸切面(parasternal short axis view)是最困難理解的切面,但是它又是最重要的切面,在最近幾年我才真正掌握它的竅門,要看清楚短軸的血流必需學會調整超音波的血流速度(flow velocity)及彩色強度(color gain),我會在第55篇說明。

 

回目錄

 

 

54-long axis

54-short axis

54-flow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3
   高層次超音波的美麗與哀愁 - III
     如何避免過度診斷VSD - I
        2015. 4. 26.
           賴錫鉅

      2015年3月23日週一晚上的門診,我幫一位28歲第一胎懷孕22週的孕婦照胎兒心臟超音波,一開始放上探頭:心臟心尖四腔室切面(apical four chamber view)就發現心室中隔有一個缺口(附圖1. 2.),一度以為是心室中隔缺損(VSD),但是接下去看其他切面都沒有問題,於是我請孕婦兩天後再看一次,3月25日的檢查都沒有發現異常(附圖3. 4.),所以證實我兩天前一開始看到的缺口(懷疑VSD)是過度診斷(偽陽性),我的結論是胎兒的心室中隔缺損(VSD)不會只出現在心尖四腔室面(apical four chamber view)。

      過度診斷會給孕婦及家屬帶來很大的壓力,有可能孕婦會因此到處求醫,因為有人起了頭,第二個醫師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一般不太敢推翻前面的醫師,道理很簡單,講沒問題會給自己帶來壓力。

 

      心尖四腔室面常常會看到疑似VSD的缺口是因為超音波沒力了(drop off),只要轉個角度(從 apical four chamber 轉成 subcostal four chamber )就可以避免VSD的過度診斷,我的經驗是長軸、短軸及五腔室切面才是診斷VSD最重要的切面,因為這三個切面彼此垂直,就像立體空間的XYZ平面(附圖5)。五腔室面累似四腔室面,四腔室面稍微向頭側傾斜即可得到五腔室面(可以看到主動脈從左心室出來),我的經驗是如果四腔室面看得到VSD的話,長軸〈或五腔室面〉加短軸一定看得到,有一半以上的VSD四腔室面看不到,但是長軸〈或五腔室面〉加短軸有機會看得到。這裡所說的長軸和短軸是胸骨旁長軸和短軸切面(parasternal long axis view and parasternal short axis view)。

 

       因為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不一定是仰臥,有可能是側躺,也有可能是趴著,因為姿勢不一樣,單單四腔室面又可以分成兩大類(附圖6.)

1.Apical four chamber view(附圖7.8.)和 Basal four chamber view(附圖9.):(這兩個切面彼此相反,apical 從前面進入,basal 從背部進入)

2.Subcostal four chamber view(也有人稱作 four chamber 的 long axis view):如果右心房和右心室同時在上面就是從前面進入的 subcostal four chamber view(附圖10.11.12.13.),如果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同時在上面就是從背後進入的 subcostal four chamber view.

 

補充資料:

1. 有人問我parasternal long axis 和 five chamber view的區別,從射入點而言parasternal long axis是longitudinal而five chamber 是coronal,從影像上的區別是long axis看不到右心房(RA),但是five chamber view可以看到RA。這個觀念是翁志遠先生教我的,很感謝他。

2. Long axis view 如果是經由parasternal 射入,看到的aorta(主動脈)是平躺的,如果是經由apical射入,看到的aorta是直立的,影像結構是一樣,只是旋轉90度,apical long axis view的優點是可以診斷很小的AR(主動脈逆流),因為aorta的血流會和射線平行。這個觀念是林秀玲PHD技術員教我的。

 

回目錄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3-10

53-11

53-12

53-13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6
   胎兒心臟超音波最常見的盲點--心室中隔缺損 ( VSD )

      賴錫鉅 2015. 2.15.

      胎兒心臟超音波做的越多,越會發現不可能診斷所有的先天性心臟病,其中最常見的盲點是心室中隔缺損(VSD),還好漏掉的部分是比較小的VSD,一部分的VSD(如膜周部VSD)有很大的機會自行關起來,不能關起來的部分VSD目前可以透過心導管把VSD封閉,不必接受很大的開胸手術,也有部分的VSD需要用開心手術把破洞補起來,我常想會漏掉的VSD是否就是上帝不要醫師提早診斷免得被終止妊娠,因為這些小缺陷應該可以被治癒的。

      2014年12月16日下午看門診時,嬰兒室護理人員告訴我有一位出生兩天的新生兒有心雜音(小兒科醫師例行檢查時發現),希望我幫忙看新生兒心臟超音波檢查,於是在餵完奶滿一小時,我就幫這位新生兒照心臟超音波,探頭一放⋯⋯上去,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VSD,還好破洞只有0.4公分左右,做完心臟超音波,我自己也用聽診器聽聽看,我發現雜音很小,幾乎聽不出來,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先天性心臟病會被漏診,即使定期的打預防針,小兒科醫師都有例行性的聽診情況下依然是如此,要診斷先天性心臟病只有藉由超音波才可以準確又迅速。

      Review這位新生兒的產前檢查,媽媽有給我看過胎兒心臟超音波,當時是26週(這位媽媽是後期才來本院產檢,所以無法在22週又4天最好的檢查週數檢查),當天的檢查紀錄是除了短軸切面(short axis)不清楚之外,其他切面都是OK的,short axis不清楚的原因是肚皮阻力比較大(肚皮比較厚)及週數較大(胎兒趴著機率比較高),雖然我當時很努力看了很久,但是我只能說短軸應該OK。

      也許有人會質疑既然無法百分百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為什麼還要花錢去看胎兒心臟超音波,我認為胎兒心臟超音波主要的目的是藉由產前診斷提供即時的救援機會(參考第15篇文章),如果是重大的複雜性心臟病或是合併染色體異常可以提供家屬做最適當的處理(參考第14篇第36篇文章),重大的先天性心臟病我贊成終止妊娠,但是小的心室中隔缺損,如果產前診斷出來,真的是會讓孕婦和家屬天人交戰,所以很小的VSD被漏掉也許也是天意,如果孕婦的肚皮脂肪比較厚會漏掉的VSD size會較大,比較不厚的孕婦漏掉的VSD size會比較小,出生以後的VSD的大小是胎兒時期的3倍大,所以新生兒看到很明顯的VSD,不能因此來責備為何胎兒心臟超音波把它漏掉,因為胎兒心臟超音波是比新生兒心臟超音波多了一層媽媽的肚皮,而且胎兒的姿勢是動來動去,就像打飛靶和打定靶是不一樣的,我個人覺得胎兒心臟超音波的困難是新生兒心臟超音波的兩倍。

      我在胎兒心臟超音波的領域耕耘了18年 ( 從1996年取得婦產科專科醫師開始 ),我每天還在執行這個檢查,我發現每天都有一點點的小進步,我常常告訴孕婦醫師其實很渺小,我懂的東西還是很少,我只是抱著一顆謙卑的心,不斷的自我要求向前行,我會持續的學習,提供我能提供最好的服務,如果還是漏掉,我相信天意如此,在行醫的路上,我信奉觀世音菩薩,人永遠無法勝天。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25
   胎兒心臟超音波實況錄影 - 教學片
       2014. 7. 26.
       賴錫鉅

    本週我安排一段7分58秒胎兒心臟超音波實況錄影,這是我7月17日看的case,因為姿勢良好,所以檢查過程順利,影像很清楚,可以當教學影片,提供給大家參考。⋯⋯

    我做胎兒心臟超音波已經10幾年了,可是我感覺每天還在進步,這些收穫就是我工作的動力,心臟超音波對我而言,除了技術層次,也提升到藝術層次了。

    昨天早晨例行蹲馬桶任務時,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非常感謝我的腸子,它讓我排便順暢,一天裡有了好的開始。同樣的心情,我覺得這顆心臟實在很偉大,它從胎兒時期就一直跳動,直到人生的終點,我感恩自己有一顆健康的心臟,所以照心臟超音波時,我也是抱持著感恩、快樂的心檢查每個case,雖然有時很疲累,但內心深處是快樂的,人體是一部非常精密奧妙的機器,是造物者的傑作,即便是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我們還是無法完全解密,尤其是這顆心臟,更是巧奪天工藝術之作,雖然每天看同樣的東西,每天還是有一點小小的進步,我相信未來我一樣會持續進步,很開心跟大家分享這7分58秒的胎兒心臟超音波實況錄影。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
  胎兒心臟超音波-I 2014. 6. 18.

  了不起的心臟 - 造物者的巧手

      賴錫鉅

    孕婦懷孕滿22週又4天,本院會安排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因此來產檢的媽媽們都非常好奇我如何照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哪些項目?說明這些疑惑之前,準媽媽們要先了解胎兒心臟血流和出生後心臟血流的差別。

    胎兒時期(附圖1):

右心房的血液(部份)--經卵圓孔--左心房

右心房的血液(部份)--右心室--肺動脈

90%肺動脈的血液--經動脈導管--降主動脈

    出 生 後 (附圖2):

右心房的血液--右心室--經肺動脈--肺臟

---經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不需靠自己呼吸就能得到氧氣,因為氧氣透過臍帶提供給胎兒,臍帶裡有2條臍動脈和1條臍靜脈,臍靜脈提供媽媽給的氧氣,臍靜脈經由下腔靜脈匯流到胎兒的右心房,流到右心房的血一部份經由卵圓孔送到左心房,一部份經由右心房流到右心室(因為胎兒時期不靠肺臟呼吸,肺臟不需要太多的血液,胎兒右心的血液大部份不經過肺臟),所以胎兒時期的心臟血流是右心房的部份血液送到左心房,不是全部從右心房到右心室。

    胎兒的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間有一個開放性卵圓孔,透過開放性卵圓孔,右心房部份的血液才能送到左心房(右心房血液的來源 - 上、下腔靜脈,上腔靜脈匯集胎兒頭部和胸腔以上的血液,再送回右心房;下腔靜脈匯集胸腔以下的血液送回右心房),右心房送到右心室的血液,大部份不經過肺臟,而是經由動脈導管(附圖3粗箭頭處)送到降主動脈,進而循環全身,所以胎兒時期左右2個心房一定要相通(開放性卵圓孔)。

    出生後的心臟是右心房的血液送到右心室,右心室再經由肺動脈將血液送到肺臟(肺動脈的血液經由左右肺動脈送到左右肺臟行氧合作用),肺臟呼吸讓血液充氧,充氧血再經由肺靜脈送回左心房,左心房再送往左心室,左心室再經由主動脈把充氧的血液送到全身;胎兒時期肺動脈的血液有90%經由動脈導管送到降主動脈(胎兒不需靠肺臟行氧合作用,所以90%血液不送到肺臟),右心室送出的血只有10%經由左右肺動脈送到肺臟(肺臟發育需要),這是胎兒血液循環和出生後血液循環最主要的差異。

   綜合上述,我們了解到出生前後心臟血流的差別,出生後肺臟開始運作,所以正常狀況下,胎兒時期的動脈導管會在出生後4天內關閉(動脈導管一關閉,肺動脈的血100%經由左、右肺動脈送到肺臟),卵圓孔在出生半年內也要關閉。
 
 
 
 
圖 21-1
 
圖1
 
 
圖 21-2
 
圖2
 
 
圖 21-3
 
圖3
 
 
21-4
圖4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5
   小女嬰出生5個小時 即接受心導管擴張術

   2002-04-29.自由時報 廖本福、楊佩純報導

      心臟連結肺部的肺動脈閉鎖,會導致心肺功能停擺,日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一名陳姓孕婦剖腹產出一名小女嬰,因胎兒脈動脈閉鎖,出生5個小時後,立即進行心導管擴張術,「打開」閉鎖的肺動脈,手術相當成功,並成為國內接受心導管手術年齡最小的患者。

      陳太太是妊娠36週時,在彰化員林陳鴻基婦產科產檢,婦產科醫師賴錫鉅發現胎兒心臟有異常,轉介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慶院區小兒心臟科進一步做胎兒心臟超音波篩檢,小兒心臟科主任陳豐霖發現胎兒右心房腫大、右心室發育不良,往肺部的肺動脈完全封閉,導致回到心臟的血流無法流到肺動脈,且左右心房的卵圓孔也有提早閉合的現象,即將引發心臟衰竭及胎兒水腫情形。在確定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合併肺動脈閉鎖症,陳豐霖告知陳太太嬰兒⋯⋯出生後會有發生缺氧、發紺現象,必須接受手術或心導管治療,否則80%的病嬰一歲內將有死亡的危險。

      第一次懷孕的陳太太在得知腹中胎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簡直是晴天霹靂,考量到孩子只要接受手術或心導管治療,預後情況不錯,在一番天人交戰後,陳太太在五天後接受剖腹產,產下一名體重2千6百公克的女嬰。

      小女嬰一出生後就有發紺的情形,出生5個小時,立即接受心導管擴張術,歷時兩個小時,成功的將肺動脈瓣膜打開,發紺症狀得到緩解,血氧濃度也趨於正常值。

      小兒心臟科主任陳豐霖說,小女嬰等於才36週大,在出生後5小時,接受完整心導管擴張術,相當於在胎內進行手術一般,成為國內接受完整心導管擴張術年齡最小的患者,預期預後狀況佳。

      懷胎9月,小寶貝可以說是在驚濤駭浪中出生,對初為人母的她來說,這可是一個難忘的母親節禮物。陳先生夫婦再次提倡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是產前診斷先天性心臟畸型的唯一武器,在正確的診斷下與小兒心臟科醫生充分的配合下,完善的規畫治療,將使胎兒早期獲得治療減少缺氧的併發症。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

     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的盲點及限制

        2017年5月8日

 



     
臨床統計胎兒心臟超音波的診斷精確度雖然可高達 90~95%,但並非萬能,仍有小部份先天性心臟病會發生漸進性的改變,如:應在出生後96小時閉合的動脈導管卻未閉合、應於出生六個月內關閉的卵圓孔該關閉而未關閉,極少數漸進性動脈導管閉合過程形成主動脈窄縮…等狀況,並非產前就可以診斷出來,以下是常見的盲點及限制。


《一》動脈導管未閉合(開放性動脈導管)   

   動脈導管是胎兒內連接肺動脈和降主動脈的管道。出生後動脈導管大都在96小時內自動閉鎖。

《二》卵圓孔未閉合(心房中膈缺損)      

   卵圓孔為左右心房之間的通道,出生後卵圓孔大部分於6個月內會自動關閉。

《三》心室中膈缺損

   心室中膈缺損是左、右心室間有破洞,在胎兒時期,因左心室壓力=右心室壓力,所以無明顯血流進出破洞,心室破洞如果很小將不易察覺破洞存在,故無法準確診斷出。待出生後因左心室壓力>右心室壓力,此時心室破洞就容易察覺出來。胎兒時期如有心室破洞並不影響寶寶成長或心臟功能,亦不需選擇引產(需要排除合併染色體基因異常)。有些心室破洞會自行癒合或出生後給予藥物控制即可,少部份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四》主動脈弓窄縮

   出生後因動脈導管關閉,關閉過程如果關過頭,可能導致主動脈弓的狹窄,是胎兒出生後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五》肺靜脈回流異常

   正常的肺靜脈會回到左心房,當肺靜脈全部或部份回到右心房時即為肺靜脈回流異常。在胎兒時肺血循環不發達,因較少肺靜脈血流量,故很難探知肺靜脈回流情形。出生後開始有肺呼吸,肺血循環發達,肺靜脈回流明顯,才能得知有無肺靜脈回流異常。胎兒心臟超音波如果有看到左右各一條肺靜脈進入左心房,可以大大降低肺靜脈回流異常機率。

《六》血管環

   血管環為由心臟發出來的血管發生異常,繞住氣管及食道造成壓迫,因血管管徑細小且分類多,胎兒心臟超音波無法檢查出所有的血管環。

《七》其他漸進性心臟疾病

   如威廉氏症(Williams’ syndrome)、熊氏症候群(Shone’s complex)是屬於漸進性的疾病變化,胎兒時期異常可能不明顯,在懷孕過程或出生後產生變化,這是胎兒心臟超音波的盲點之一。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
    胎兒心臟超音波 - II  2014. 6. 20.

      5個切面 ,14個檢查項目

         賴錫鉅

     因為胎兒血液循環和出生後血液循環不盡相同,照胎兒心臟超音波有5個重要的切面:

一. 四腔室面(Four chamber view) (附圖1)-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切面。在我當住院醫師的年代,提到高層次超音波,最基本的部份就是心臟的四腔室面,如果可以把四腔室面看得好,基本上可以抓出40%的先天性心臟病;四腔室面主要是看2個心房和2個心室,同時檢查二尖瓣和三尖瓣的血流(附圖2. 3.)、測量心跳速率,也可看左右肺靜脈。看此切面時,超音波探頭還可以平行上下移動順便看它和胃的相關位置,找出心臟和其他臟器的相關位置(胸膛和腹腔器官位置的排列是否正確),這就是所謂的situs solitus。所以看這個切面延伸出5個檢查項目。

(1) 二尖瓣血流 (Mitral valve flow)
(2) 三尖瓣血流 (Tricuspid valve flow)
(3) 肺靜脈血流 (Pulmonary vein flow)(附圖4)
(4)心跳速率 ( Heart rate)
(5)心臟和其他臟器的相關位置是否正常( Situs solitus)

二. 長軸切面(Long axis view) (附圖5. 6.)- 出生後小兒心臟科稱作Parasternal long axis view,相當於探頭位置放在胎兒的胸骨左側,這個切面是從胎兒的右肩到左下肢的方向(右上左下的斜切面),重點是檢查主動脈的血是否由左心室過來(左心房的血要流到左心室,左心室的血要流到主動脈),以及心室中隔與主動脈的相關位置,心室中隔是否缺損(VSD),可以排除法洛氏四重症(Fallots Tetralogy),也可檢查二尖瓣的血流和主動脈的血流。

三. Outlet view (LVOT. RVOT) (附圖7)- 利用這個切面可以檢查主動脈和肺動脈的血流(正常狀況下由心臟發出的2支大動脈,左心室出來的是主動脈,右心室出來的是肺動脈),此切面主要是排除大血管轉位(主動脈和肺動脈位置顛倒)。
檢查重點:
(1 ) 肺動脈血流(pulmonary artery flow )
(2) 主動脈血流(aorta flow)

四. 短軸切面(Short axis view) (附圖8. 9.) - 它和長軸切面垂直,此切面主要檢查胎兒有沒有心室中隔缺損(VSD)、肺動脈有沒有分出左右肺動脈以及肺動脈的血流是否正常,也可看到動脈導管(通常大於或等於主動脈弓的尺寸,出生後要主動關閉)。

五. 大血管切面 : 主動脈(附圖10)以及上下腔靜脈 (附圖11)- 主動脈弓(Aortic arch)和降主動脈(Descending aorta)這條血管是體內最大條的動脈,它看起來像聖誕老公公的糖果棒(candy cane) (附圖10),此切面主要目的是排除主動脈狹窄 (附圖12),主動脈狹窄是新生兒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腔靜脈(SVC)(附圖11. 13.),下腔靜脈(IVC)(附圖11. 14. 15.)這2條靜脈都是進入右心房,看這些血管的切面角度有些微差別,但是approach的大方向是一樣的。

    
     以這五個切面為基準,我把胎兒心臟超音波分為14個檢查項目,條列如下

    檢查項目:

1. Four chamber
2. Long axis
3. Outlet (LVOT、RVOT)
4. Short axis
5. Descending aorta
6. Aortic arch
7. Aortic artery flow
8. Pulmonary artery flow
9. Tricuspid valve flow
10. Mitral valve flow
11. IVC flow: 、SVC flow:
12. Pulmonary vein:(1)R’t side:(2)L’t side:
13. Heart rate
14.Situs solitus
 
    這是個人經驗,不代表一般醫療水準,也請勿做為訴訟依據,以免無謂困擾。
 
 
 
 
 
 
 
 
 
 
 
22-1
圖1
 
 
 
22-2
圖2
 
 
 
22-3
圖3
 
 
22-4
圖4
 
 
 
22-5
圖5
 
 
 
22-6
圖6
 
 
 
 
 
22-7
圖7
 
 
 
22-8
圖8
 
 
22-9
圖9
 
 
 
 
 
22-10
圖10
 
 
 
 
22-11
圖11
 
 
 
 
22-12
圖12
 
 
 
 
22-13
圖13
 
 
 
 
22-14
圖14
 
 
 
 
 
22-15
圖15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
    胎兒心臟超音波 - III -實況錄影  
       為什麼我需要信仰

                   2014. 6. 27.
                       賴錫鉅
 


       婦產科超音波概略的分級

1. Level Ⅰ:基本五項檢查 --胎位、大小、心跳、羊水量、胎盤位置。 胎位(頭在下就是胎位正)、大小(估計胎兒體重)、心跳 、羊水量(羊水太少代表胎兒尿液減少,狀況不佳)、 胎盤位置(確定孕婦是否有前置胎盤)

2. Level Ⅱ:產科高層次超音波檢查--胎兒的各器官,腎臟、膀胱、四肢、嘴巴、腦脊椎等等。

3. Level Ⅲ:高階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高階胎兒腦部超音波檢查 --目前較少醫師做腦部超音波檢查,所以一般Level III 指 的是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 。
 


      為什麼孕婦需要做Level III 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

1.先天性心臟病是新生兒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2. 90%以上的先天性心臟病與遺傳無關。
3.胎兒有正常的胎心音不代表心臟正常。
4.母血篩檢或羊水檢查皆無法檢查出心臟病。


      在台灣,大多數的孕婦以為懷孕過程中的10次產檢,醫師有責任檢查出所有的胎兒異常,其實孕婦的產檢不包含高層次超音波,婦產科醫師無法檢查胎兒有無其他異常;整個懷孕產檢過程中,健保局只給付一次超音波費用(台幣350元),每次產檢健保給付台幣230元,還要量血壓,體重及驗尿蛋白和尿糖,所以不管孕婦產檢次數幾次,以目前的給付標準,醫師也只能做Level I 的基本超音波檢查(基本的五項檢查)。


      如果孕婦從懷孕起都是給我產檢,基本上她已經接受了整套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組合十次的產檢,就相當於完成Level I 基本超音波加上Level II 的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因為從懷孕到足月可以檢查的項目,我會按部就班完成(懷孕期間不同的週數,超音波檢查的重點不同,所以我會分散在每次產檢完成檢查),但中途才讓我產檢的cases,我無法完成所有的檢查項目(請參考我的第6第10篇)。


      以上是我個人的產檢方式和自我要求(我個人有宗教信仰),但是不能要求其他醫師也要一樣付出(畢竟目前健保給付制度不合理),也因此我產檢的速度比較慢,也相當耗費精神,所以有病人因為等得不耐煩而抱怨時,通常我的制式回答都是:很抱歉,我資質愚鈍看得很慢,如果無法等待,不要勉強給我看診。(我個人比較喜歡有耐心的病人,我發現給我看的病人都和我頻率比較接近,比較貼心有禮貌,我一直相信天公惜憨人)


         照胎兒心臟超音波,胎兒的姿勢是關鍵,無法一次就OK是常有的事,當胎兒側躺或趴著時就只能先完成部份項目(共要完成14項檢查,參考第22篇),讓孕婦走動15分鐘後再繼續,大約1 /5的cases可以一次順利完成(胎兒姿勢良好),2 /5看兩次(出去散步15分鐘再進來),另外的2 /5則需看三次(孕婦出去走動兩次才完成),不順利時我會請護士給孕婦一顆糖果,“賄賂”一下寶寶,果然提高寶寶配合度,我覺得很有效(但是沒有醫學根據),所以我照1 個胎兒心臟超音波所耗費的心力,相當於看5個其他門診cases,每一節門診只能約3個胎兒心臟超音波cases(3個心超的cases,相當於15個門診cases),每一節門診還有很多產檢和婦科cases要看,每次門診結束我都很疲倦,看胎兒心臟超音波真的是很勞神傷眼,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實在很難撐下去。


      接下來播放的是4分鐘左右的胎兒心臟超音波實況錄影,這是我在本院照胎兒心臟超音波的整個過程,這個case胎兒姿勢良好,一次就OK。
 
 
      更新資訊: 2014年11月以後產檢費用調高37元,調整後是267元。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