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小女嬰出生5個小時 即接受心導管擴張術

   2002-04-29.自由時報 廖本福、楊佩純報導

      心臟連結肺部的肺動脈閉鎖,會導致心肺功能停擺,日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一名陳姓孕婦剖腹產出一名小女嬰,因胎兒脈動脈閉鎖,出生5個小時後,立即進行心導管擴張術,「打開」閉鎖的肺動脈,手術相當成功,並成為國內接受心導管手術年齡最小的患者。

      陳太太是妊娠36週時,在彰化員林陳鴻基婦產科產檢,婦產科醫師賴錫鉅發現胎兒心臟有異常,轉介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慶院區小兒心臟科進一步做胎兒心臟超音波篩檢,小兒心臟科主任陳豐霖發現胎兒右心房腫大、右心室發育不良,往肺部的肺動脈完全封閉,導致回到心臟的血流無法流到肺動脈,且左右心房的卵圓孔也有提早閉合的現象,即將引發心臟衰竭及胎兒水腫情形。在確定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合併肺動脈閉鎖症,陳豐霖告知陳太太嬰兒⋯⋯出生後會有發生缺氧、發紺現象,必須接受手術或心導管治療,否則80%的病嬰一歲內將有死亡的危險。

      第一次懷孕的陳太太在得知腹中胎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簡直是晴天霹靂,考量到孩子只要接受手術或心導管治療,預後情況不錯,在一番天人交戰後,陳太太在五天後接受剖腹產,產下一名體重2千6百公克的女嬰。

      小女嬰一出生後就有發紺的情形,出生5個小時,立即接受心導管擴張術,歷時兩個小時,成功的將肺動脈瓣膜打開,發紺症狀得到緩解,血氧濃度也趨於正常值。

      小兒心臟科主任陳豐霖說,小女嬰等於才36週大,在出生後5小時,接受完整心導管擴張術,相當於在胎內進行手術一般,成為國內接受完整心導管擴張術年齡最小的患者,預期預後狀況佳。

      懷胎9月,小寶貝可以說是在驚濤駭浪中出生,對初為人母的她來說,這可是一個難忘的母親節禮物。陳先生夫婦再次提倡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是產前診斷先天性心臟畸型的唯一武器,在正確的診斷下與小兒心臟科醫生充分的配合下,完善的規畫治療,將使胎兒早期獲得治療減少缺氧的併發症。
 
 
 
arrow
arrow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