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先天性馬蹄內翻足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98
     千里之行,始於 "足" 下
       產前診斷胎兒足內翻如何諮詢 - II

         2018. 6. 3.
           賴錫鉅

 

      2018年5月30日在茂盛醫院,我幫一位胎兒足內翻的孕婦做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雖然心臟沒有異常發現,夫妻兩人還是很擔心胎兒的狀況,因為我的診所也有過幾個案例,分享於此,希望幫助有類似問題的孕婦,我一直相信,心安才能平安。

 

      茂盛醫院這個孕婦已經抽過羊水檢查(包括晶片),高層次超音波也沒有其它異常發現,所以應該屬於單純性足內翻(附圖11.),只要出生後加以矯正,預後應該是很好的。

 

      以下是去年12月孕兒診所的先天性足內翻的個案(參考第179篇文章),很感謝這個媽媽提供寶寶出生後治療的相關照片,這個媽媽在2018年3月自然產男嬰,雙腳都和產前診斷一樣有足內翻情形(附圖 2.),產後兩週即打上第一次石膏(附圖 1.),接著拆掉石膏,隔兩天再打上石膏,這樣的情況連續做了四次,在第五次打石膏前還有加做一個鬆筋小手術,目前是第五次石膏矯正中。

附圖2. 新生兒足內翻

附圖1. 第一次上石膏

附圖3. 第一次拆石膏

附圖4. 第二次上石膏

附圖5. 第二次拆石膏

附圖6. 第三次上石膏

附圖7. 第三次拆石膏,已有明顯改善。

附圖8. 第四次上石膏

附圖9. 第四次拆石膏

附圖10. 鬆筋小手術及第五次上石膏

 

      超音波檢查出足內翻時,要先區別是足內翻(先天畸形),或是在子宮內受到壓迫所造成的情況,如果是胎兒本身足部畸形,一定要請孕婦排除基因染色體異常。

 

      正常的胎兒足部也可能出現類似足內翻的狀態,所以在超音波檢查過程中,如果看到類似足內翻的影像,我需要觀察胎兒的腳有沒有回復到正常位置,因為羊水少或局部羊水少,也會呈現足內翻的姿勢(受到子宮壁的壓迫),因此我通常會多照幾個切面避免誤診,如果胎兒姿勢一直不好,慎重起見我會請媽媽再來複診,真的足內翻是胎兒的腳本身的問題,需要經過至少三次以上的石膏矯正,如果是因胎內擠壓造成的現象,胎兒的腳本身是沒有畸形的(也可以說是極輕微的足內翻),出生後只需要觀察即可,很少需要治療。

 

我看到有足內翻的胎兒,我的診斷有三個重點:

 1. 是否為壓迫造成的現象

 2. 基因染色體檢查

 3. 有沒有合併其他結構異常(例如手及生殖器等)

 

      2018年4月我診斷一位有足內翻的個案,他還有生殖器很小懷疑尿道下裂及手指頭一直沒有張開及右側臍靜脈的情形(附圖12.13.),就要更小心染色體基因的問題。

 

      產前有關足內翻的診斷,網路上有媽媽提到需要做4D超音波才能診斷(大陸稱作四維超音波),我個人持保留態度,因為依據2D的影像我可以診斷足內翻,我無法根據4D就下診斷,但是4D還是有它的用處,它可以幫助外行的人看懂足內翻的樣子,但是單看4D即便像足內翻,我不會下診斷,因為4D會有一些假影。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人站穩了,才能向前走,感謝先輩的努力,醫學的進步,讓這些先天足部畸形的小孩,成為沒有殘疾的健康寶寶。

 

 

 

 回目錄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8-10

 

 

 198-11

 198-12

 198-13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711-350

    1844 newborn clubfoot video

 

 

 

回目錄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9
   產前診斷胎兒先天足內翻(clubfoot)如何諮詢
      Green finger - 老師傅的柏樹塑型技巧

 

         2017. 12. 4.
           賴錫鉅

 

      2017年12月2日一位34歲第一胎的孕婦在我的診所做胎兒高層次及心臟超音波檢查,我的診斷是雙側足內翻(bilateral clubfoot)(附圖 1~5 ),沒有其他異常發現,我的建議是孕婦需要抽羊水做染色體基因檢查,只要排除染色體基因異常,足內翻是可以治療的,足內翻的問題在出生後一到兩週即可開始矯正,越早矯正預後越好。

 

      足內翻原因:

      足內翻是先天性畸形足的一種(又稱杵狀足,附圖6.7.),發生率大約1/1000,可能發生在單足或雙足,原因是胎兒時期腳盤的肌腱和韌帶(後側和深部的)發育出現故障,沒有和足部其他的肌腱韌帶同步發育,導致這些肌腱和韌帶將足的後內側牽拉向下,所以腳盤向下向內扭轉、內翻、僵硬,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足部的各塊骨頭因此位置異常,這種嚴重的個案有時會合併多發性關節僵硬及脊髓膨出症(spina bifida),所以超音波看到足內翻,一定要再詳細看手臂是否活動自如及脊椎是否有脊柱裂的狀況;除了上述嚴重型足內翻,輕微的足內翻可能與胎內壓迫有關,出生後不太需要治療,很難產前診斷。

 

    *但是也要避免過度診斷,看到疑似手腳畸形的影像,一定要反覆檢查,有時候只是一時的壓迫造成畸形的假像,最近有一位孕婦來診所約診,原因是被告知胎兒右腳有足內翻,經過我的檢查,我發現是因為壓迫造成的假像。

 

      足內翻治療:

1. 足內翻如果沒有治療好,走路時後跟無法着地,只有腳盤外側或腳尖着地,走路姿勢不正常,要讓足部恢復正常,出生後即可開始治療,輕微型的姿勢性足內翻(子宮內壓迫,非先天性畸形),用手即可矯正(附圖8. ),不需用到石膏矯正。

2. 比較嚴重的先天性畸形(學名稱先天性馬蹄內翻足),足內側軟組織很緊,腳盤向足背彎區的動作受限,無法單純用手糾正,必須漸進式的慢慢調整讓關節復位,通常需要換五次的石膏(附圖9. 10.),一到兩週更換一次,每次進步一些,不能一次到位,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像柏樹的塑型,柏樹要塑型也是從小樹開始用鋁線把樹枝固定在調整者想要的角度,慢慢的微微的調整,不能一次到位,否則樹枝會斷裂。

 

      足內翻的矯正方法是由Dr. Ponseti 在1950年代提出來的(附圖11. ),一直到2000年才被世界廣泛應用,這位醫師於2009年往生,目前 ponseti method 已經是治療足內翻的標準方法,大約 60 % 的個案單靠石膏即可矯正成功,之後再穿矯正鞋到三歲即可(附圖12. ),其餘的病例經石膏矯正改善後,還要動手術使它更接近正常,手術的年齡大約是6個月到一歲左右為最佳時間。

 

      雖然ponseti method 看起來很簡單,在上石膏固定時,operator用拇指和食指握住腳盤關節的兩側讓助手幫嬰兒上石膏(附圖13. ),operator的經驗非常重要,如果操作正確,基本上是不會痛的,Dr Ponseti 的父親是製作手錶的師傅,他小時候需要幫忙修理手錶,這個技藝對他日後的骨科生涯是很有幫忙的。

 

      今天早上吃完早餐,在員林的這條小徑走著,看到兩旁的樹木,我覺得很有感覺,所以寫了這篇文章。(附圖14. )

 

 

 

 回目錄

 

 

 

 

 179-1

 179-2

 179-3

179-4

179-5

179-7

179-6

 

179-8

 

 

 

179-9

179-10

 

 

179-11

 

179-12

 

 

179-13

 

179-14

 

 

 

 

文章標籤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