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雙胞胎之一有問題怎麼辦?
2022. 12. 19.
賴錫鉅
 
案例1:
2022年2月11日一位36歲試管懷孕第一胎22週雙胞胎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羊水染色體及晶片檢查沒有異常發現,當天超音波檢查結論如下:
 
雙胞胎A 男生:
腦部異常:駢胝體完全沒發育及分葉型全腦症(ACC with lobar holoprosencephaly )
外生殖器異常:強烈懷疑嚴重型尿道下裂
 
雙胞胎B 男生:沒有異常發現。
 
雙胞胎之一有嚴重結構異常,選擇性減胎要如何處理呢? 要先分清楚是雙絨毛膜還是單絨毛膜:
1. 如果是雙絨毛膜雙胞胎:可以使用傳統的減胎方法,注射藥物(KCL or Pethidine)讓欲減胎的胎兒心跳停止。
2. 如果是單絨毛膜雙胞胎:阻斷異常胎兒臍帶的血流,以避免死胎釋放出不好的物質經由胎盤間的交通對正常胎兒產生不好的影響,目前最新的方法是用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插針(射頻燒灼針直徑0.14cm)就可以做臍帶電燒,比起一般胎兒內視鏡(管徑0.35cm)電燒更安全。
 
這位孕婦很謹慎,雖然羊水檢查確認是異卵,她還是選擇比照單絨毛膜雙胞胎的處理方式,減胎完分別在26週及30週有再到孕兒診所做追蹤檢查,確認另一個正常胎兒沒有異常發現,這兩次追蹤檢查的重點是胎兒腦部,參考第316篇文章:雙胞胎一位胎死腹中,另一位腦部受傷案例分享。
 
孕婦於2022年5月25日懷孕37週剖腹產,出生體重2205公克,整體偏小但沒有問題。
 
案例2:
2022年8月19日一位40歲試管懷孕第二胎22週雙胞胎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羊水染色體檢查沒有異常發現,當天超音波檢查結論如下:
雙胞胎A女生:
1. 沒有特別異常發現
2. 估計體重462公克約21週又6天大
3. 羊水指數AFI :10.44 cm 正常偏少
雙胞胎B女生:
1. 估計體重263公克約18週又6天大
2. 羊水指數AFI : 5.13 cm,羊水很少。
3. 臍帶動脈血流不正常(AEDV)
4. 中腦動脈最高流數MCA PSV :35.34 cm/sec 偏高
 
當天因為雙胞胎之B有部分檢查無法完成(因為羊水少及胎兒過小),安排3週後再回診,因為兩個胎兒的胎盤都在前壁且相鄰,很有可能是單絨毛膜雙胞胎,但是不像有輸血症候群的狀況,告知轉診及考慮選擇性減胎。
 
2022年9月9日懷孕25週回診,當天檢查結論如下:
雙胞胎A: 估計體重749公克約24週又5天,羊水正常偏少。
雙胞胎B:
1. 估計體重402公克約21週大
2. 臍帶動脈血流不正常(AEDV, PI: 2.38)
3. 中腦動脈 PI: 1.21,因為1.21/2.38 <1,懷疑胎兒有救腦現象。(參考第29篇文章)
4. 上次檢查沒有完成的部分,今天完成。
 
當天檢查結束,我建議孕婦轉診至專門處理類似個案的醫學中心。
 
我心中一直掛念這個case,這個媽媽後來告知我們,她沒有去看我介紹的醫師,她在9月16日懷孕26週時因為雙胞胎B臍帶動脈血流呈現逆流(REDV),於是緊急剖腹產,一個725公克,一個345公克,比較小的於10月1日因為肺高壓等狀況不佳離開了,比較大的於12月19日已經有2440公克,情況還可以這兩天剛出院。
 
目前雙胞胎之一如果很小,狀況又不好時,該如何處置比較理想?每一種處理方式都有它的風險,所以醫師要全盤評估考量後(包含胎兒和孕婦本身條件),選擇比較有利的方式,例如胎盤位置就是一個關鍵因素;回顧案例2這位孕婦的產科歴史,她有子癲前症及抗磷脂症候群,第一胎也是試管懷孕,第一胎36週又1天因為子癲前症的問題提早生產,當時出生體重1745公克就是偏小,醫療進步讓很多有免疫問題的孕婦能順利懷孕及生產,針對這些個案,我個人認為懷雙胞胎風險較高,孕婦的身體狀況無法負擔兩個胎兒,所以要量力而為,最佳狀況是單胞胎就好。
 
案例3 :
2022年12月16日一位38歲試管懷孕16週又5天雙胞胎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跳檢查,檢查原因是12月15日產檢發現一個胎兒心跳數率約80 b/min(正常是120-160 b/min),當天臨時安排施打免疫球蛋白(IVIG),孕婦本身有乾燥症,懷孕過程已定期給予肝素,奎寧,伯基及類固醇等藥物。
 
當天檢查結論如下:
1.雙胞胎之一男生已經胎死腹中
2. 雙胞胎另一位男生心跳正常:
PR interval: 0.104 ~0.107 sec
FHR : 150~158 b/min
3. 胎盤位置判斷應該是雙絨毛膜雙胞胎
 
雖然孕婦很難過,但是我告訴孕婦一個觀念,其實胎死腹中的胎兒幫助了妳及另一位胎兒,妳需要安排高規格的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及後續追蹤,確認另一位沒有受影響即可。
 
結論:
1.雙胞胎必需在14週以前判斷是單絨毛膜或雙絨毛膜,如果產檢醫師沒有把握區別,請會診可以判斷的醫師。
2. 如果孕婦是試管懷孕雙胞胎的個案,尤其是有免疫問題的孕婦,需要告知她們是高風險懷孕,轉診給處理高風險懷孕的醫師。
3. 雙絨毛膜雙胞胎的個案,其中之一胎死腹中時,另一位受影響的機率很低,如果是單絨毛膜雙胞胎,風險相對提高很多。
 
 
 
 
 
391-1.jpg
391-2.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90
產前診斷法洛氏心臟病案例分享
如何區別一般型或嚴重型
2022. 12. 5.
賴錫鉅
 
2022年11月19日一位33歲第二胎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檢查結論如下:
診斷:法洛氏嚴重型(Tetralogy Fallot severe type)(附圖1~8)
根據理由:
1. 動脈導管血液逆流供應左右肺動脈(DA reverse flow to RPA and LPA)
2. 沒有肺動脈血流來自右心室( no PA flow from RV)
3. 總肺動脈很小
(法洛氏產前診斷參考第176,243 ,263 及372篇文章)
 
1. 胎兒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孕婦會非常擔心,家屬會考慮繼續懷孕或終止,以下是我的見解:
我主張再把法洛氏分成一般型(classic)或嚴重型(severe),一般型預後是樂觀的,但是嚴重型的法洛氏,我會仔細說明,再請家屬討論後決定,法洛氏有80%是一般型,手術後就是健康的小孩;不論是一般型或嚴重型都需要抽羊水做染色體基因檢查,嚴重型也是可以經由手術治療,但是相對比較複雜。
 
2. 如何快速區別是否是嚴重型,我的重點在動脈導管的血液流向及總肺動脈大小,如果是動脈導管逆流及肺動脈很小或甚至看不到就是嚴重型。
 
3. 法洛氏嚴重型也可以被診斷為肺動脈閉鎖合併心室中隔缺損(Pulmonary atresia with VSD),診斷名稱只是為了溝通方便,不需要被名稱綁架,只要你會畫圖,知道問題在哪裡即可。
 
4. 如何預測新生兒是 pink TOF or blue TOF,主要是看肺動脈大小,肺動脈越大越好。
 
5.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是 DA dependent ,可以藉由DA的流向來判斷,如果DA血流逆流就是DA dependent, 新生兒DA dependent 的意思是出生後需要讓DA維持暢通,肺部才有足夠的血流,因此新生兒需要給予Prostaglandin 藥物,讓DA不會關閉。
 
法洛氏心臟病與其他類似的心臟病鑑別診斷可以參考附圖 9,附圖9來自附圖10左側這本書,右側是第三版,左側是第四版,第一版及第二版時,我逐字閱讀,第三版時是遇到什麼case就找出相關的內容,重覆看了好幾遍收穫很多,第四版裡的內容讓我溫故知新,真心推薦給有興趣的同業。
 
附註:
1. PA with VSD 参考第189及347篇文章。
2. CAT参考第220及354篇文章。
3. 錄影版可到我的IG觀看。
 
 
 
 

390-1.jpg

390-2.jpg

 

390-3.jpg

390-4.jpg

 

390-5.jpg

390-6.jpg

 

390-7.jpg

390-8.jpg

 

390-9.jpg

390-10.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9
起心動念都是愛
單一大門牙產前診斷案例分享
2022. 11. 20.
賴錫鉅
 
對於來檢查的孕婦,診所每一項目的檢查都做好做到位,因為檢查的項目很多很細,檢查者非常辛苦,所以我不願排太多cases;這個案例發生率只有1/50000,我的檢查結果讓她很擔心,我也很難過,有時我會不禁自問 "如果我不要看這麼仔細,會不會比較好呢?",真的無解。
 
2022年11月4日一位31歲第一胎懷孕23週的孕婦在孕兒診所做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當天除了上顎齒槽骨形狀有疑慮(附圖 4~5)及羊水比較少之外,沒有其他異常發現,因為胎兒姿勢及羊水偏少,慎重起見請她一週回診再確認上顎齒槽骨。
 
11月11日複診,我很確定我的診斷:胎兒只有單一大門牙(solitary median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附圖 1~3);這樣的案例我第一次遇到,機率大約1/50000,診斷要件是單一大門牙位置在上顎正中位置,正常的大門牙(central incisor)應該中線兩側各一顆,如果在中線只有一顆牙就是有問題,需要釐清只是單一問題或合併其他問題,如果是合併其他問題就稱為單一大門牙症候群(solitary median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syndrome ),這個症候群的可能合併問題如下:
 
1. 不是正常的門牙(tooth differs from normal central incisor)(診斷最重要的條件)
2. 鼻腔通道異常(choanal atresia , midnasal stenosis)
3. 腦部全腦症(holoprosencephaly )
4. 智能問題(severe to mil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5.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6. 唇顎裂問題(cleft lip or palate)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也要注意是否合併較少見的小頭或駢胝體沒有發育的腦部問題。
 
當我遇到這個case之後的一個星期,我每天都在讀相關的文獻,我發現資料看太多就擔心越多,因為會寫成文章發表大多是有合併其他問題的個案,沒有合併其他問題的個案通常不會被寫成文章,於是我把這個case的影像傳到我參加的一個專家群組,群組裡有各國的超音波專家,希望有人可以協助我幫忙這個媽媽,一位印度女醫師回覆遇到過一個孕婦,本身就是單一大門牙,沒有其他異常,而且這個孕婦告訴她,她的家族有其他人也跟她一樣,只有牙齒問題沒有其他異常,這個回覆我也傳給我診斷的個案參考,雖然如此,我也有收到合併其他異常的案例分享,我也請教執業30多年的牙科醫師,我覺得從這個案例,我自己也得到很多的經驗。
 
綜合文獻及各國專家的意見,這樣的案例最好的安排如下:
1. 抽羊水做全基因定序檢查,確認基因沒有問題,例如SHH gene at 7q36等。
2. 安排胎兒腦部追蹤檢查,包括MRI,確認腦部沒有異常發現。
3. 檢查鼻腔通道是否暢通,排除choanal atresia的可能問題等,至於如何排除choanal atresia,我個人在收集正常案例做對照組,這部分有機會再分享。
 
如果以上的檢查都排除,單純牙齒問題是可以被治療的。
 
在此分享三篇比較容易理解的文獻(附圖 6~8 ),我也要感謝許醫師的協助,讓我順利取得很多文獻。
 
我知道這個孕婦很煎熬,我盡力查閱相關文獻,請教其他專家,和她往返訊息,這是我能為她做的,人生就是不斷的面對選擇,無論這個媽媽做什麼決定,起心動念都是愛,總會轉化成未來的幸福。
 
附註:
1. 正常的上顎齒槽骨的影像如附圖9~11
2. 要診斷今天分享的案例,需要常規檢查上顎齒槽骨,確認大門牙在中線兩側,看久了自然會發現有問題的個案,這個技術真的不難。
 
 
 
 
 

389-1.jpg

389-2.jpg

 

389-3.jpg

389-4.jpg

 

389-5.jpg

389-6.jpg

 

389-7.jpg

389-8.jpg

 

389-9.jpg

389-10.jpg

 

389-11.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8
孕兒診所7週年感言
持續進步:反省與檢討
2022. 11. 4.
賴錫鉅
 
對於胎兒檢查這個志業,我以最嚴肅的態度來看待,因為我重視每一個生命,我常提醒診所同仁要有同理心,與每個相遇的生命結善緣,這是孕兒診所開業的宗旨。
 
2015年11月4日孕兒診所開幕,2016年開始看懸雍垂(第133篇文章),2017年累積相當多經驗後(第164篇文章),2018年開始看兩線一塊(第200、222及224篇文章),2019年第一次產前診斷單純性顎裂(第236篇文章),到目前為止,產前診斷9位‘’一塊‘’有問題的個案,有7位確定是單純性顎裂,有2位目前是沒有問題的,為了這2位過度診斷的案例,我重覆看當時的錄影,我得到一些經驗,分享如下:
 
1. 如果一塊形狀呈現八字形或中間的gap很大(超過 0.35公分),這樣的個案是有問題的。
 
2. 如果看到犂骨(vomer bone),這樣的個案,問題會更大。
 
3. 如果一塊形狀是正常的一字形,雖然中間有gap,但是gap 小於0.35 公分時,顎有問題的機率一半一半,只要持續追蹤即可,附圖1~2 就是我過度診斷的個案,產後沒有問題。
 
4. 代表軟顎的‘’兩線‘’也有偽陽性的可能,檢查過程中,影像有時有疑慮,有時沒問題,我的經驗是沒問題的機率較高,我不單以"兩線"影像來做判斷工具,因為可能偽陽性,附圖 3. 就是兩線的偽陽性。
 
5. 吞羊水時的水流影像也有偽陽性的可能,原因就是類似血流的overlapping ,除非你看到的水流很明顯,否則也有偽陽性的可能,附圖 4. 這個影像就是吞羊水時以為有顎裂的偽陽性。
 
為什麼我想分享自己漏氣的案例呢?因為醫師不是神仙,也有看錯的時候,甚至力有未逮的時候,醫學的進步需要誠實面對問題並虛心檢討與改進,尤其是影像學的診斷,看錯不是醫療疏失,但是會造成孕婦及家屬的煩惱。
 
為了避免過度診斷,我一定追蹤產前認為有問題的個案,產後如果沒有問題,需要研究之前的影像,檢討過度診斷的原因,我認為看錯不可恥,但是一直看錯沒有修正是不負責任的態度;我常常接到被診斷胎兒心臟有破洞的個案,我檢查後9成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我能判斷沒有問題呢?因為別人過度診斷的原因我以前就親身經歷過,我的功力才得以精進。
 
2002~2011年這10年我在員林陳鴻基婦幼專科全面篩檢先天性心臟病(參考第14篇文章),這段期間我看了12000個胎兒心臟超音波,這些個案我親自追蹤,現在回想起當年的默默耕耘,我內心感到驕傲。
 
孕兒診所是一家小診所,可以有很多特殊的案例分享,主要是我要求高規格的檢查模式,因此有問題的個案,很難會被漏診,例如昨天我們診斷一位小腦蚓部發育有疑慮的個案,診斷線索就是胎兒第四腦室形狀不對(附圖 5.6.),如果我一昧追求看診量,很有可能就漏診了。
 
在這裡我要向曾經被我過度診斷的孕婦及家屬致上我真誠的歉意,我會反省及檢討,因為妳們、我才有進步的機會,因為妳們、我才能對日後的個案有更多的經驗,我願意持續分享案例,不斷提升檢查品質,為超音波檢查貢獻一己之力。
 
我要和來看診的孕婦及家屬結善緣,我想讓信任我們的人得到最好的對待;開業滿7年,對於一路上支持、批評指教的人,我都致上深深的感謝,未來我也會持續將孕兒診所的經驗,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388-1.jpg

388-2.jpg

 

388-3.jpg

388-4.jpg

 

388-5.jpg

388-6.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7
懷孕30週腦大池(CM)擴大如何諮詢?
高層次超音波常規看完整駢胝體有什麼好處?
2022. 10. 23.
賴錫鉅
 
2022年10月21日一位34歲第三胎試管懷孕30週又2天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腦部超音波諮詢,諮詢原因是前天產檢被告知胎兒腦大池擴大至1.2 公分,孕婦及家屬擔心胎兒腦部發育異常。
 
遇到大週數才發現有問題的個案,如果高層次超音波不是我們檢查的個案,我會非常煩惱,因為不知道胎兒22週時駢胝體發育是否完整,第四腦室、腦大池、小腦及vermis是否沒有異常;週數很大時,胎兒姿勢決定腦部檢查是否能順利完成,儘管如此,我還是接了這個case的諮詢。
 
當天的檢查我很順利的取得完整駢胝體(corpus callosum)及小腦蚓部(vermis)的影像,駢胝體及vermis長度是正常的(附圖 1.~2.),而且第四腦室與腦大池沒有相連通(4th ventricle not open)(附圖3. ),側腦室及腦部其他結構沒有異常發現,得到這些影像我就放心了,因為上述的部分如果沒有問題,抽血也沒有感染的問題,即使腦大池單純擴大到1.3公分的個案,我的經驗是樂觀的,因為我曾經追蹤類似的個案。
 
這個case在檢查當天我們量測大小約1公分(附圖 4.),這個數據讓我們更加放心,量腦大池時需要注意切面是否標準,如果讓你看到部分脊椎,表示你的切面已經向下傾斜(附圖 5.),這時候數據會被高估。
 
如果當天胎兒姿勢不配合,無法順利取得駢胝體的影像時,22週的高層次檢查是否有看到完整的駢胝體就變成很關鍵,我認為腦大池大小只是一個sign,要去排除中線結構是否有問題才是決定預後最重要的依據,如果當天超音波無法提供這些是否正常時,也許需要安排MRI檢查,我覺得做超音波的人,還是需要把超音波做好,超音波發現問題,盡量超音波解決,天助自助者,我相信上天會幫助努力的人。
 
很多人在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時,要求檢查者要照所謂的4D臉部給孕婦,我認為這時候寧可選擇照腦部駢胝體是否完整才是王道,參考第 285篇文章,希望藉由今天的分享,能讓大家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恰當。
 
附註:
第285篇文章:有所為、有所不為 - II 擇其所愛、愛其所擇
 
 
 
 

387-1.jpg

387-2.jpg

 

387-3.jpg

387-4.jpg

 

387-5.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6
胎兒肺部的評估需要靠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
產前診斷右肺沒發育經驗分享
2022. 10. 16.
賴錫鉅
 
2022年9月29日一位36歲第二胎試管懷孕22週又3天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當天檢查結果是:
 
1. 胎兒右肺完全沒有發育 ( right lung agenesis)
2. 右肺動脈及右肺靜脈沒有發育 ( agenesis of right pulmonary artery and vein)(附圖1~4)
3. 胎兒頸椎側彎 ( cervical spine scoliosis to right side)(附圖5~9)
 
回顧孕婦的產科史:
 
1. 孕婦第一胎左心發育不全,選擇終止懷孕。
 
2. 這一胎於9月14日在原產檢醫院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檢查結論是:胎兒心臟在右側,懷疑右肺發育不全。" Fetal heart over right side suspected right lung hypoplasia "
 
3. 於9月15日在原產檢醫院做胎兒MRI檢查,檢查報告如下:
" Asymmetric in size of both lungs, more shrinkage in size or maldevelopment of right lung, relatively complementary hypertrophy of left lung, heart and mediastinum shift to right side, and elevation of right hemidiaphragm "
 
雖然有醫師提到終止懷孕,但是孕婦很想繼續懷孕,遠道來孕兒診所接受檢查及諮詢,雖然我的檢查結果比原來的診斷更嚴重,但是孕婦內心是比較踏實及清楚日後需要面對的課題,她本身是醫療人員,後續需要的醫療資源相對是比較沒有問題。
 
為什麼我敢肯定胎兒右肺沒有發育,因為我會看胎兒心臟超音波,我可以很確定右肺動脈及右肺靜脈沒有發育,沒有血液供應,右肺當然沒有發育的機會,所以要評估肺臟最好的方法是經由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參考第376篇文章,這篇文章我有完整的論述。
 
為了提供孕婦更完整的諮詢,我查閱一些相關文獻,其中附圖10 這篇英國的paper 很值得分享,我的心得整理如下:
 
(一)肺臟沒發育的機率大約1/15000,肺臟發育有問題的個案合併其他問題的機率是50%,產前診斷的個案相對很少,大部分是產後才被診斷,針對單側沒有發育的個案,右側的機率大於左側,右側沒發育的個案相對會比較不好,原因是合併其他異常的機率比較高。
 
(二)作者把之前別人發表的個案做個總整理,收集了36個個案,整體存活率約47% ( 17/36);其中17個cases存活下來,13個選擇終止懷孕,有6個死亡(1位出生死亡,4位新生兒死亡,1位8個月死亡)。
 
(三)36個cases裡沒有合併其他結構異常的個案數是9位 (25% isolated),合併其他異常的個案數是27位(75% combined other anomaly); 36個cases裡有接受染色體基因檢查的個案數是13位(這13位都沒有染色體異常),所以目前的結論是合併染色體異常機率沒有提高,我個人認為還是需要接受染色體基因檢查。
 
(四) 27位 合併其他異常的cases,合併異常數是 one or more,依據其他異常數的排名如下:
 
1. 合併 scimitar syndrome 有15位 (15/36:41.6%)
2. 合併心臟的問題(非scimitar)有9位(9/36:25%),合併心臟問題的個案裡有1位是合併左心發育不全,很巧今天分享的個案第一胎就是左心發育不全。
3. 生殖泌尿系統(Genitourinary tract)有5位(5/36:13.8%)
4. 脊椎(spine or rib) 有5位(5/36 : 13.8%),今天分享的個案是合併頸椎側彎的問題。
5. 頭及臉(head and face) 有5位(5/36:13.8%)
6. 腸胃道(GI )有4位(4/36:11.1%)
 
(五)36位cases裡,右側的個案數是25位(69%),左側的個案數是6位(17%),雙側個案數是5位(14%),雙側的個案是沒有機會存活。
 
在這裡補充說明什麼是Scimitar syndrome,簡單的描述如下:
右肺發育不良合併右肺靜脈進入下腔靜脈(right pulmonary vein enter IVC),要診斷Scimitar syndrome需要有胎兒心臟超音波的底子。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學歷的問題,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我讀書是為了幫助別人,讓別人因而得到幸福,如果只是為了那張證書,真是浪費人生;讀書為了輸贏,那真的是讀輸了。
 
 
 

386-1.jpg

386-2.jpg

 

386-3.jpg

386-4.jpg

 

386-5.jpg

386-6.jpg

 

386-7.jpg

386-8.jpg

 

386-9.jpg

386-10.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5
子宮頸長度測量預防早產 - 5
漏斗型子宮頸產前診斷經驗分享
2022. 10. 2.
賴錫鉅
 
子宮頸長度的測量,長度看起來正常、量起來正常外,細節很重要,檢查者的細心與敏感度,可以減低極輕體重早產兒的風險。
 
案例一:
2022年9月29日一位34歲第一胎懷孕22週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檢查結論:子宮頸長度1.95 公分並呈現漏斗型(附圖1.)(子宮頸長度正常是3公分以上)
 
孕兒診所檢查子宮頸長度,常規是先用腹部超音波探頭篩檢,如果子宮頸的長度和影像有疑慮(附圖2.3.),才用陰道超音波做確認(附圖1.);以我自己的經驗,用腹部超音波檢查時孕婦膀胱要有足夠的尿液當介質,子宮頸影像才會清楚,檢查時需要用探頭稍微用力向下壓,如果子宮頸內口有張開就是漏斗型(funnel type),正常的情況下子宮頸內口不會張開。
 
所以檢查者覺得長度或形狀有疑慮,我建議加做陰道超音波確認,陰道超音波檢查時膀胱只需要一點尿液即可,有尿的目的是用來判斷膀胱的位置在哪裡,檢查子宮頸時檢查者不能用力,因為用力會讓子宮頸前後壁靠在一起,就不會看到漏斗型的內口(參考IG 的錄影)。
 
案例二:
2022年9月29日一位27歲第一胎懷孕21週又5天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檢查結論:子宮頸長度2.2 公分(附圖6.)
 
常規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頸內口有疑慮(附圖5.) ,慎重起見再加做陰道超音波,子宮頸長度是2.2公分(附圖6.)。
 
藉由上述兩個案例,分享我自己的經驗如下:
1. 案例一及案例二都是子宮頸長度比較短的個案,腹部超音波檢查時,如果沒有注意或經驗不足,極可能誤判以為正常沒事,例如案例一附圖 4. 的影像看似正常,所以要用腹部超音波當篩檢方法需要細心敏銳和經驗累積,異常的個案也會出現正常的影像。
 
2. 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前,孕婦盡量不要上廁所,膀胱有足夠的尿比較適合檢查子宮頸長度,完成子宮頸長度及靠近子宮頸的胎兒結構檢查後,隨時可以去上廁所。
 
3. 如果子宮頸測量能夠精準到位,可以減少很多極低體重的早產兒,也可以讓照顧極低體重的新生兒科醫師輕鬆一些,本文分享的兩個案例經過適當的安胎,我對預後是很樂觀的。
 
4. 檢查子宮頸長度,用腹部超音波時要稍微用力,而陰道超音波則要輕輕的,有興趣的同業可到我的IG觀看案例一的陰道超音波錄影,輕輕的才能看到子宮頸內口呈現漏斗型。
 
5. 每個早產的個案,早產前會有蛛絲馬跡,所以看診醫師需要很細心,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時,子宮頸長度比較短的個案,我發現孕婦的子宮相對比較硬,胎頭相對比較低,當孕婦告知常常收縮時,真的需要再三確認子宮頸的長度是否正常。
 
子宮頸長度測量相關文章參考如下:
1. 第216篇文章:治療早產兒最好的方法是預防早產 : 子宮頸長度測量是需要的
2. 第341篇文章:預防早產需要量測子宮頸長度 : 孕期性行為要戴保險套
3. 第383篇文章:早產兒最好的醫療是避免早產 : 子宮頸長度測量避免早產案例分享
4. 第384篇文章:讓我嚇一大跳的case : 如何避免子宮頸長度測量錯誤
 
 
 
 

385-1.jpg

385-2.jpg

 

385-3.jpg

385-4.jpg

 

385-5.jpg

385-6.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4
讓我嚇一大跳的case
如何避免子宮頸長度測量錯誤
2022. 9. 10.
賴錫鉅
 
2022年9月6日一位25歲第一胎試管懷孕22週又3天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檢查過程胎頭一直很低肚皮很硬,感覺子宮收縮的情況比較頻繁,孕婦告訴我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久,每次產檢胎頭都很低,而且臉部一直朝下 。
 
我的技術師一直覺得子宮頸怪怪的,似乎看不到子宮頸,當我接手檢查時,一度把陰道當成子宮頸(附圖1~2),後來我們總算確定:子宮頸長度幾乎沒有所以看不到,只能看到子宮頸的前後壁已經完全分開(附圖3~6);我真的嚇了一大跳,好險我們有反覆確認(後來孕婦告訴我不久前因為下腹疼痛,就近到一家產科醫療院所檢查,當下醫師覺得沒有問題)。
因為胎頭很低,高層次檢查有一部分無法完成,但是我認為應該先安胎,孕婦馬上去原產檢醫院住院安胎,孕婦9月6日當天經由急診入院,隔天施行子宮頸環紮手術,因為持續有收縮情況,目前還在住院安胎中,希望安胎成功。
 
這個case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一般子宮頸變短的cases,大多還有子宮頸,比較不會誤判,但是幾乎沒有子宮頸時,很有可能把陰道看成子宮頸,這個case子宮頸已經沒有的關鍵影像如附圖3.4.(子宮頸前後壁已經完全分開),如何判斷子宮頸前後壁呢?產科醫師需要累積經驗,每次產檢都要做好份內的工作,看多了子宮頸影像,自然可以分辨它跟子宮壁及陰道不一樣的地方,測量子宮頸長度時,最好同時看到子宮頸及陰道的影像(附圖7~11),我希望每個產科醫師認真做超音波檢查,每次到位的產檢也許就能避免一個很小的早產兒。
 
我希望經由診所個案的分享,讓更多孕婦得到更好的照顧,我也要感謝當天檢查這位孕婦的技術師,如果她不夠細心謹慎,讓孕婦以為子宮頸長度正常,想到後續的可能狀況(生在馬桶裡),真的讓我腳底發麻。
 
孕育新生命不簡單, 孕兒診所不可能看遍所有的孕婦, 希望用文章分享的方式,幫助更多人,Pay It Forward,雖然是老生常談,這是很好的良性循環,中秋節祝福大家月圓人團圓。
 
附註:
1.附圖1~6是文中分享案例的影像,附圖5是陰道超音波,其他是腹部超音波。
2.附圖7~11是正常子宮頸測量的影像。
 
 
 
 

384-1.jpg

384-2.jpg

 

384-3.jpg

384-4.jpg

 

384-5.jpg

384-6.jpg

 

384-7.jpg

384-8.jpg

 

384-9.jpg

384-10.jpg

 

384-11.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3
早產兒最好的醫療是避免早產
子宮頸長度測量避免早產案例分享
2022. 9. 3.
賴錫鉅
 
2022年3月17日一位30歲第一胎懷孕22週又6天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檢查結論如下:
1. 子宮頸長度雖然正常3.04到3.35公分,探頭沒有施力和有施力時影像不一樣(附圖1~3),有施力時子宮頸呈現漏斗狀,需要追蹤檢查,正常情況子宮頸不會因為施力呈現漏斗狀。
 
2. 胎兒心臟短軸切面及右肺靜脈需要再回診,當天進超音波室三次胎兒姿勢都沒有到位。
 
3. 其他沒有異常發現。
 
 
2022年3月23日懷孕23週又2天追蹤檢查結論如下:
1. 子宮頸長度 2.97 公分,沒有施力都能呈現漏斗狀。(附圖4~5)
2. 心臟上次沒完成的部分都通過。
 
因為知道子宮頸長度變短及呈現漏斗型,孕婦自己也很謹慎小心,2天後孕婦回原產檢醫院看診,產檢醫師認為子宮頸長度小於1cm,馬上轉診到教學醫院,3月26日施行子宮頸環紮手術(接受轉診院所醫師認為子宮頸長度約1公分多),孕婦從施行環紮手術以後一直安胎,於8月31日懷孕37週又4天自然產,新生兒出生體重2875公克平安健康。
 
藉由這個案例,我想分享自己的經驗:
 
1. 子宮頸長度的變化有時候很快,三天前還正常,突然變短是可能的,所以不能去怪之前的檢查者量測錯誤。
 
2. 子宮頸長度最重要的量測週數,我認為是20到28週這段期間,因為胎兒週數很小或很大時比較不會掉出來,超過30週的早產兒預後很好,還不到20週的算流產,所以20到28週期間的產檢,量測子宮頸長度是需要的。
 
3. 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的週數通常在20到24週,這次的檢查也剛好可以檢查子宮頸長度,如果發現問題,就要密切追蹤檢查並適當的處理。
 
4. 量測子宮頸長度,我個人是用腹部超音波當篩檢方式(附圖6.8.),如果有疑慮,我才使用陰道超音波,用腹部超音波檢查子宮頸長度需要孕婦膀胱漲比較清楚,所以到孕兒診所檢查高層次超音波的孕婦,行政人員會告知孕婦如果不急,檢查前不要上廁所排空尿,檢查完子宮頸長度隨時可以上厠所,有一些孕婦習慣看診前把尿排空,其實不利於檢查子宮頸長度。
 
5. 陰道超音波量測子宮頸長度,因為探頭直接接觸子宮頸,量測值當然更準確,但是也算侵入性檢查,其實絕大部分的人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只為了1個人,需要讓100個人不舒服,我選擇認真做腹部超音波篩檢,有需要時再針對個案做陰道超音波,而且今天正常,不代表未來就正常,該衛教孕婦的部分,還是需要告知孕婦。
 
6. 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頸長度,我以前會讓孕婦把尿都排空再檢查,後來我發現孕婦膀胱有少少的尿反而更好,因為藉由膀胱裡的尿,可以清楚的知道探頭是深入到子宮頸的前方還是後方,例如探頭在anterior fornix時,膀胱與子宮頸分隔在探頭兩側 (附圖 7.9.10. )
 
7. 以上論述是我個人的經驗,不管別人怎麼說,用你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完成檢查就是最好的方法。
 
以前我很喜歡去聽演講或上課,隨著年紀增加,我有一個感觸,只要把每天的工作做好就是最好的學習,今天遇到什麼case,你就好好的去研究,很真誠的面對你的case,讓與你有緣的人得到幸福,這樣就讓你忙不完了。
 
做好一件事不難,持續做好一件事不簡單,日日做好事,好事會發生,媽媽傳來她女兒可愛的照片,我感到很開心。
 
附註:子宮頸長度測量相關文章請參考第216及341篇文章。
 
 
 
 

383-1.jpg

383-2.jpg

 

383-3.jpg

383-4.jpg

 

383-5.jpg

383-6.jpg

 

383-7.jpg

383-8.jpg

 

383-9.jpg

383-10.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1
胎兒雙側手指少一節產前診斷案例分享
我最喜歡的人格特質是什麼? “比較笨”的人
2022. 8. 15.
賴錫鉅
 
高層次檢查即使沒有問題,產後才發現手指少一節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在檢查手指過程中,手指張開的機率遠低於握拳狀態,除非你每一個case都要求要看到張開狀態,否則少一節是無法被檢查出來,為了要檢查出1位異常,你需要常規看遠超過1000個以上的cases,我覺得‘’比較笨‘’的人比較願意花時間及精力去確實完成;我會觀察每個技術師的個性,常常會檢查出魔鬼細節的技術師,她們的人格特質比較憨厚及比較不善於言詞,我可以看到她們的好,她們值得最好的待遇。
 
2022年8月11日一位31歲第一胎自然懷孕21週又5天的孕婦在孕兒診所接受常規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檢查結果是:
1. 雙手大拇指除外,其他四指都少中間一節。
2. 上臂骨長度需要追蹤,當天長度還ok
 
雖然孕婦之前已經抽過38000元的母血篩檢是低風險,我的意見是需要抽羊水做基因檢查並建議三週後再回診追蹤,講解過程,我可以感受到孕婦的擔心。
 
參考第219篇文章,我有分享孕兒診所常規檢查胎兒手指的方法,裡面有手指少兩節的案例,至於少一節的案例,我沒遇過,因此更需要分享給同業:
 
1. 當天檢查過程中,一開始只看到2節,以為可能是手指握拳造成,直到另外一手張開才確定只有兩節,後來再回去看原本懷疑握拳的手指,也高度懷疑只有兩節。
2. 雖然只有兩節,但是影像上看來這兩節相對比較長,尤其是distal phalanx,兩節之間的距離相對比較遠。(附圖 1~7)
3. 正常手指的三節,中間那一節看起來相對比較小,節與節之間的距離(echolucent space)相對很短。(附圖 8~10)
 
兩週前一位婦產科醫師在孕兒診所接受胎兒心臟及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檢查過程我們聊到哪種個性的人最適合做這種工作,我提到‘’比較笨的人‘’,她很認同我的看法,因為這個工作大部分時間是枯燥的。
 
從事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工作,前五年都是在學習專業的東西,五年以上是否能再精進,我個人覺得決定在人格特質,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屬於比較‘’沒有很聰明‘’的人,所以我願意憨憨的做,胎兒心臟超音波裡最難的切面是parasternal short axis,這個切面主要是看心臟有沒有小的破洞,雖然我已經看超過26年,但是我每天在看這個切面時,我還是有一點點的小進步,我沒有因為太熟悉而快速通過,我一樣按部就班,我覺得應該用‘’笨‘’來形容最恰當。
 
<訥於言而敏於行>,願意認真執行超音波檢查的人值得尊敬,如果以收入來衡量,CP值不高;但是任重道遠,生命無價。
 
附註:想看錄影的同業可到我的IG
 
 
 
 
 
 

381-1.jpg

381-2.jpg

 

381-3.jpg

381-4.jpg

 

381-5.jpg

381-6.jpg

 

381-7.jpg

381-8.jpg

 

381-9.jpg

381-10.jpg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