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17 Mon 2017 19:44
孕兒診所備忘錄 260 4 months old baby brain CSP larger videos
- Jul 17 Mon 2017 19:24
孕兒診所備忘錄 261 2017 07 palate , uvula and lip images
- Jul 17 Mon 2017 19:10
孕兒診所備忘錄 262 2017 07 fetal heart screen videos
- Jul 10 Mon 2017 13:59
孕兒診所備忘錄 257 VSD with aortic stenosis and coarctation of aorta 29w 6d -4
- Jul 10 Mon 2017 13:04
memory 56 suspect CCAML type III - 5 35w6d 47448
- Jul 10 Mon 2017 12:38
memory 57 fetal 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 or stenosis grading
- Jul 10 Mon 2017 12:17
memory 55 fetal 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 mild
- Jul 10 Mon 2017 11:52
memory 54 fetal 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 moderate
- Jul 09 Sun 2017 21:46
孕兒診所賴錫鉅醫師 162 真的、假的? 胎兒心室中隔缺損 (VSD) : 一年學會看破洞,十年學會看沒有破洞
162
真的、假的? 胎兒心室中隔缺損 (VSD)
一年學會看破洞,十年學會看沒有破洞
2017. 7. 2.
賴錫鉅
2017年6 月29日一位孕婦(34歲、第二胎)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時,被告知胎兒心室中隔缺損 (VSD)-- 胎兒心臟有一個0.15公分的破洞(附圖1.)針對這類焦慮的孕婦,診所會盡快安排檢查,我安插她7 月 1日接受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我的檢查結果是超音波沒有看到破洞(附圖2~8),孕婦和先生很高興聽到這個結果,他們已經煩惱了兩天。
在學習胎兒心臟超音波過程,我自己也歷經過度診斷的階段(一看到黑影就開槍的階段 ),為了不讓孕婦及家屬徒增困擾,我的做法是轉診給專家再鑑定,我認為謹慎誠實的態度,才是負責任的作為,讓孕婦心安我也得到成長,如果確診VSD,我會在小孩出生後,再做一次新生兒心臟超音波,驗證產前診斷;我的目的不是要證明自己比較厲害,有一些孕婦是我的老病人,我會詢問她們我的檢查有無進步,其實她們也算是我的老師,她們給的評價是最直接,最有幫助的。
當住院醫師階段,有一次帶我手術的李茂盛教授說:自己開刀的功力如果是一的話,要帶人開刀需要三倍的功力。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不會再介意為何有些醫師不會放刀,因為他還沒有三倍的功力,外科系其實是師徒制,尊師重道是基本倫理,為了避免比老師晚到,中午吃飯只能在開刀房入口處守株待兔,一瞄到老師,立刻放下便當跑進開刀房準確刷手及幫病人消毒,老師進到手術室,如果沒有一切就定位,你就沒有學習的機會,老師走過來,如果站在助手的位置,你才能走到主刀者的位置,下刀前還要先向老師點頭致謝,這些舉動好像也沒有人教,一代傳一代,只要有人帶,我開刀膽子特別大,因為遇到難題,都有人可以幫你,這段時光雖然苦,但是沒有恐懼。
學習超音波道理也一樣,啟蒙老師很重要,自己也要持續充實專業知識與技術,我覺得醫療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只有每天在工作上尋找一點樂子才能繼續做下去,我的小確幸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心得;我的家人及跟診小姐也曾經被我抓來練習,為了研究脖子的血管,他們被我看到脖子很酸,後來還貼了酸痛貼布,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後來我的結論是那支探頭因為深度不夠,無法檢查大人,只能檢查新生兒),我的學問就是在這樣的實戰中得到的;我也常提醒我的工作同仁,請認真看待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做好它,有一天它會成為你值得驕傲的事情,「你若芬芳,蝴蝶自來」。
在胎兒心臟超音波的領域,要診斷心室中隔有破洞其實不難,但是要診斷沒有破洞,我個人覺得很難,在這個領域耕耘20年,我才有一點點心得,從1996 年考上婦產科專科醫師開始做胎兒心臟超音波,到今年9月剛好滿21年,我每天還是有小小的進步,這是我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 Jun 25 Sun 2017 11:26
孕兒診所賴錫鉅醫師 161 懷疑寶寶有問題再做高層次超音波 - 對嗎? 甘願 才會 歡喜
161
懷疑寶寶有問題再做高層次超音波 - 對嗎?
甘願 才會 歡喜
2017. 6. 24.
賴錫鉅
前幾天有一位孕婦懷雙胞胎(試管)已24週,來電預約高層次(因為產檢醫師發現其中一個胎兒羊水很少,建議她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高層次檢查需事先約排,而且有週數限制,因為她很擔心,我只能幫她加掛諮詢門診,希望至少幫她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但是我發現其實她兩個寶寶羊水都少,而且少到所有器官都看不清楚,後來她才告知她做試管的醫院有幫她安排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也許她不了解高層次的重要性竟然沒去,之後就在住家附近的醫院產檢,羊水少是最近幾天被告知的,我實在愛莫能助,只能觀察後續的發展,我內心有點難過幫不上忙。
目前有一些人認為不太需要安排高層次檢查,認為懷疑有問題再安排即可,這樣的情況會面臨幾個問題:
第一、高層次超音波執行時間需要一個小時左右(有狀況時甚至更久),很難臨時空出一個時段安插,只能照規矩往後排,常常緩不濟急。
第二、如果孕婦本身條件不好(參考第117篇文章),例如羊水少根本就無法詳細檢查,孕婦肚皮很厚和羊水很少是超音波檢查的兩大難題。
第三、懷孕週數太大胎兒趴著機率相對提高,檢查困難度大大提高(例如心臟檢查需要胎兒仰臥),我們安排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的時間點,還需要考量一些孕婦本身的狀況(孕婦體重偏瘦,週數安排的彈性可以較大)。
也有人認為高危險的孕婦才需要安排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我覺得這個觀念需要修正,因為低風險的孕婦依然有機會生下有問題的小孩,小孩有沒有問題無法從孕婦本身判斷,我認為每位孕婦都需要做高層次超音波及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經過人工生殖科技懷孕的孕婦更需要這些檢查。
今天有一位懷孕28週的孕婦來諮詢胎兒腦室擴大的問題,她25週產檢時被告知腦室大小超過2公分,之後被轉診到大醫院做詳細檢查,檢查結果是雙側腦室擴大及小腦inferior vermis 發育不良,大醫院醫師說胎兒已經超過24週,只能出生後接受腦部引流手術,她也有到過另外一家較小的醫療院所,醫師說只要胎兒有問題還是可以終止妊娠;她問我的意見,我說:我的診斷是嚴重型腦室擴大,大小是 2.16~2.45公分(大於1.5公分就是嚴重型)併大腦皮質發育不良(因為長期受壓迫影響發育)(附圖1~13),我必須提供醫療專業的資訊給孕婦及家屬,但決定權在於父母,因為最後需要承擔的是妳們夫妻,妳們可以看我的部落格相關文章(第139,143,152篇文章)。
門診結束時我的內心很複雜,因為我常問自己,如果是我的家人遇到一樣的問題,我會怎麼回答?我認為身為醫師,我有必要讓病人知道事實,即使真相是殘酷的,當事人才有能力做出適合他們的決定,對他們才公平,而非被迫承受,凡事「情願」才會「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