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3D超音波與我的緣分
2021. 10. 4.
賴錫鉅
 
超音波公司研發3D4D是一個偉大的進步,我曾經因為用3D超音波而功力大增;我想要平衡報導,說明3D超音波的功能與它的限制。
 
1999年第一次接觸到台灣第一代的3D超音波,我被它深深吸引,每天都在研究這個機器(當年是超音波公司借用),簡直把它當做神器,當年還開過記者會昭告天下(附圖 1.),現在回想覺得有一點幼稚,我用它來看脊椎及腦部等結構,熟悉這個機器後,我發現它的解像力不夠,顆粒很粗,無法提供診斷之用。
 
從1999年起,3D4D臉部攝影服務已行之多年,當時醫療院所推出胎兒3D臉部特寫服務,收費約台幣1000元,那時一台有3D功能的超音波機器,大約價值500萬台幣左右,操作者通常是訓練過的護理人員,操作者只要熟悉機器上的按鈕功能即可,說不上什麼特別技術,只要胎兒臉朝上即可完成,對孕婦而言是最時髦的體驗。
 
3D超音波公司經過併購及技術轉移,解像力越來越強,最大的突破是用來研究胎兒心臟的STIC這個劃時代的功能,用STIC功能把很多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volume儲存並用來教學,我特別要感謝日本的川瀧元良(Kawataki)醫師(附圖 2.),川瀧醫師連續很多年應台兒張東曜醫師邀請來台灣教大家使用STIC,我也是受惠者之一,經過幾年的鑽研,我慢慢不需要用STIC了,其實收集volume的目的是讓你可以重覆看你需要的2D切面及用來教學,如果你能完全掌握需要的2D切面時,就不需要volume了,但是在這之前,你需要有volume提供你學習的過程。
 
除了心臟,胎兒腦部的檢查也很重要,我曾經想要用3D超音波來收集胎兒腦部的volume,回家以後慢慢來切我需要的2D切面,我發現太費時而且經由volume得到‘’需要的2D切面‘’不是很清楚,原因是需要的2D切面是經過電腦重組而來,難怪在使用4D view軟體的第一個說明畫面都是‘’影像不能做為診斷‘’的提醒,所以我個人覺得還是要靠自己去得到你‘’需要的2D切面‘’最實在也最漂亮,如果你看懂這段話,我要恭喜你,因為我是花了很多時間才體會這個道理。
 
最後我要感謝台灣的上準公司,我一直使用他們的 voluson 超音波(3D功能最好的品牌),voluson 陪伴我一直成長,我要感謝Tracy、Cathy及Jack等人,我應該算是很挑剔的客戶,為了設定我喜歡的參數,多次麻煩她們,在此致謝。
 
附註:
1. 超音波2D切面就像電腦斷層的其中一個切面。
2. 超音波的3D volume 就是連續的2D切面組合而成一個體積,再利用你得到的這個體積去重切你‘’需要的2D切面‘’,問題出在你重切‘’需要的2D切面‘’是電腦重組而成,非原始切面,所以影像無法很清晰。
 
 
 
 
 
 

332-1.jpg

332-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賴錫鉅醫師 的頭像
    賴錫鉅醫師

    賴錫鉅醫師 的 部落格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