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3D超音波的真正價值在胎兒腦部 - II
       胎兒腦室過大時,評估大腦皮質經驗分享

          2018. 12. 16.
            賴錫鉅

 

        2018年11月30日一位35歲第一胎懷孕21週又3天的孕婦,因為高層次超音波檢查被告知胎兒雙側腦室過大及透明中隔腔(CSP)不明顯,於是預約我診所的高層次及心臟超音波檢查,我的檢查結果是:(以下列出有疑慮的超音波檢查結果)

1. 左側腦室大小是1.274 cm
2. 右側腦室大小是 1.153 cm
3. 透明中隔腔 ok
4. 大腿骨長度(FL)需要追蹤
5. 右側子宮動脈 PI:1.73(偏高),左右兩側平均PI:1.365(ok)

 

     當天我收集胎兒腦部的體積(3D volume),之後再用4D view軟體研究,我得到兩個結論:胎兒腦部駢衹體應該是完整的(附圖 1.),但是大腦皮質發育應該有問題,因為此時期可以看到的薛氏裂(sylvian fissure)及壁骨枕骨溝(parieto-occipital fissure)不清楚(附圖 2.)。

 

       3D 體積分析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連續切面(附圖3.4.5. ,類似電腦斷層的功能),要評估皮質發育需要連續切面比較客觀。胎兒腦部3D體積分析也有幾個限制,例如頭骨正下方的大腦半球因為頭骨的阻礙會不清楚(acoustic shadow),離頭骨較遠的大腦半球相對比較清楚,所以胎兒如果側躺左側在下面時,只能研究左大腦,除此之外,孕婦的肚皮厚度及胎兒羊水量都是影響超音波的變數,在這方面,MRI相對沒有這些限制,所以研究胎兒腦部,MRI有它的優勢,但是超音波的方便性,還是腦部篩檢的首選。

 

       昨天(孕婦懷孕23周又4天)我追蹤胎兒的腦部超音波,也收集了9個腦部體積,今天下午花了3個多小時研究這些體積資料,我也得到一些結論:

1. 腦室周圍沒有發現皮質異位的現象(periventricular area no heterotopia finding,附圖 6.7.)

2. 腦部駢衹體應該是完整的(附圖 8.)

3. 腦室內及周圍沒有發現有CMV 感染的影像(附圖 6.7.)

4. 腦部皮質此時應該有的溝沒有達標(附圖 9.10.11.12.)

5. 小腦及蚓部沒有異常發現(附圖 13.14.)

 

       3D體積分析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所以3D無法當篩檢工具,但是可以用來追蹤腦室過大的個案,我遇過腦室相對較大(11~13mm)的個案,出生以後情況很好,也有遇過腦室相對較小(9~10 mm),出生以後確有問題的個案,所以我認為腦室大小不是唯一的參考指標,應該還要包括大腦皮質及腦室周圍的評估,要分析這些需要MRI,3D超音波可以接近MRI的功能,這方面需要更多年輕醫師的投入,我相信只要很認真的去追蹤每一個案例(胎兒出生後10年),也許10年後,我們對胎兒腦部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回目錄

 

 

 

 回 S 目錄

 

 

 

214-1

214-2

214-3

214-4

214-5

214-6

214-7

214-8

214-9

214-10

214-11

214-12

214-13

214-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錫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