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檢之超音波設定 -- I
frame rate 要多少才適當?
2015. 7. 5.
賴錫鉅
Frame rate(幀頻,影像頻率)就是指每秒在超音波螢幕上放映多少張影像,例如 frame rate 20 Hz 就是每秒放映 20 張影像,frame rate 95 Hz 就是每秒放映 95 張影像,所以每秒放映越多張越能抓住動態的結構變化,一般只要frame rate 達到20~25 Hz,在我們眼睛看起來的感覺就已經是real time的影像,這個原理就跟電影放映是一樣的道理。
每台超音波的主機其實就是一台封閉型的電腦,它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要提高frame rate,就要把面積縮小,如果要看到的面積加大,就要下降frame rate,這兩者有成反比的關係。
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檢過程中,我個人喜歡用平常產檢的情況下直接看胎兒心臟,不要一般產檢和看心臟分開設定,我的理由是:
1.當你在產檢過程中,如果胎兒姿勢適合看心臟,馬上就可以看,免得在轉換過程中,胎兒姿勢又跑掉了。
2.產檢的條件下,面積很大,心臟周邊的結構一目了然,在心臟定位上很容易,有些專家在看胎兒心臟時,需要放一個娃娃在旁邊作參考,我個人是直接把胎兒當娃娃。
3.大部分有先天性心臟病的cases,經濟狀況是屬於較弱勢,她們不一定會給我看胎兒心臟,所以平常產檢時,如果姿勢良好,至少掃描 Four chamber view(四腔室面),LVOT(主動脈從左心室出來)和RVOT(肺動脈從右心室出來),往往小兵也能立大功。
在產檢過程中,我個人覺得超音波深度大約16.8 cm就夠了(附圖1. 2. 3. 4. 圖片上方中間左邊是深度,右邊是 frame rate),如果此時超音波螢幕上的 frame rate 有 20 Hz 以上,而且2D的影像很清楚,從2D的需求而言,它已經可以看胎兒心臟,隨著局部放大影像,因為它處理的實際面積變小,此時 frame rate 還可以加快(附圖 10. 深度12 cm,frame rate 提高到 36 Hz),在此要特別提一點很重要的觀念,因為要放大的心臟不一定在螢幕的正中間,它有可能在螢幕的最下面或者邊緣,超音波必須要有局部放大的 box(附圖 6. 7. 8. 9.),不能只有全部放大的功能,至於color(彩色超音波)的部分是看胎兒心臟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此時的 frame rate 要想辦法提高到至少12 Hz(附圖 5.),如果比12 Hz 低,有可能收縮期和舒張期的血流混在一起,假設胎兒心跳每分鐘180下(22 週胎兒心跳數率大約120 ~ 160 beats / min),每秒就有三下,每下各有一個收縮期和舒張期,所以每秒12 張畫面的情況下,相當於每個收縮期只有兩張畫面,每個舒張期也有兩張畫面,如此一來,才能把收縮期和舒張期的血流分開,這個應用在判斷VSD(心室中隔缺損)的血流非常的重要,如何把 frame rate 加快,最直接的方法是把color box 實際面積縮小(附圖 11. 12.)。
大部分比較高階的超音波都有一項提供胎兒心臟檢查的設定,我個人不喜歡用它的設定,原因是它為了提高 frame rate ,把檢查面積縮得很小(附圖 13. frame rate 達到 97 Hz),color 條件下 frame rate也高到 28 Hz(附圖 14.)。
談到這裡,我個人的經驗是 2D frame rate 至少 20 Hz,color frame rate 至少 12 Hz,這是執行胎兒心臟超音波的底線,這兩個數據是我執行10幾年累積的經驗。如果你的超音波無法達到這個要求,並不表示你不能做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檢,一樣可以做基本的four chamber,LVOT和RVOT的檢查,這三個切面做得好已經可以篩檢出 60~80 %的先天性心臟病。
留言列表